2026QS 排名揭曉后,港新高校的排名看似再創新高 —— 港大升至第 11 位、新國大穩居全球前 8。
看著光鮮的排名,不少 26Fall 同學把港新當成 “穩賺不賠的留學跳板”。但真實情況是,26fall港新留學的性價比其實正在下跌。如果你正準備 26Fall沖刺港新碩士留學申請,強烈建議你看完這篇內容再做決定。
一、申請量暴漲,錄取率跌破 5%
根據機構大數據監測,2024-25申請季,香港五大名校(HKU、CUHK、HKUST、CityU、PolyU)整體申請量較去年暴漲200%+,其中頂尖院校的申請人數已經接近30,000人次。
熱門專業的申請量也暴漲,據統計,港三熱門專業申請量同比激增 40%,港大金融碩士單項目收到 8000 + 份申請,錄取率跌破 5%,甚至有C9院校均分88申港中文被拒的案例。
新加坡這邊也不例外,據統計,2025年中國赴新加坡留學人數同比激增35%,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申請量暴漲20%,其中中國學生占比超過40%,成新加坡國際學生的最大生源國。
人多了,自然就很卷,港新的申請熱度并不是今年才開始暴漲,從23年的時候來咨詢港新留學的同學就很多了,不同的是,以往港新基本作為保底選項,很少作為主力申請。但這兩年,能很明顯地感覺到,把港新院校作為主申請的同學越來越多。
其實港新主申請的風險是很大的,本身港新這幾年申請就很卷,申請泡沫還是比較大的。而現在港新申請的生源結構已經不同于往日了 —— 原本申美的學霸因政策不穩轉向港新,保研失利的 985 學生將港校作為 "救命稻草",甚至英澳本科學生也加入了,這個卷度可想而知。
二、學費暴漲,留學性價比減弱
其次,很多同學選擇申請港新院校的一大原因是認為其學費及生活成本低,性價比很高。
很可惜,港新的性價比優勢也在減弱,當港大商科碩士學費突破 35 萬港幣(約 32 萬人民幣)、新國大金融碩士達 5.8 萬新幣(約 29 萬人民幣)時,這些數字已與英國 G5 商科的 30-35 萬學費基本持平。
生活費方面,香港合租基本是5K起步,新加坡合租單間 1500-2000 新幣,這意味著港新 1 年碩士總花費普遍在 45-60 萬,與英國倫敦地區相當,性價比優勢蕩然無存。
關于英港新院校性價比的選擇,優越君之前出過相關文章,詳細可戳??英國vs中國香港vs新加坡碩士留學申請,誰更具有性價比?
需要提醒的是,現在港新高校的排名雖然好看,但目前排名根基還不是很穩(特別是香港),其國際認可度可能并沒有想象中高,尤其是和英國 G5、美國 Top30 相比,像投行、咨詢這些行業,更認歐美名校的牌子。除了QS排名外,港校在其他三大排名中,還不是很夠看。
在最硬核的四大榜單之一的CWUR排名中,新加坡國立大學居第80位,是新加坡唯一進入榜單前100的高校,南洋理工大學則居132位。中國香港地區的港校均未進入前100。??重磅!2025年最權威榜單之一發布!布里斯托大學跌出前百!排名大洗牌!
而無論是U.S.News還是THE泰晤士這兩個以科研為主的排名,港大和港中文的名次,基本都是跟KCL和愛丁堡大學對齊的,基本都在30-40名左右,也就是說,就國際主流認可度而言,港大和港中文的水平基本上就是英國王愛曼華的水平~遠遠落后于美國 TOP30 和英國 G5,
對計劃讀博的學生來說,港新授課型碩士的培養模式也難以滿足科研需求,雖然我們每年有不少申請港博的同學,但實際上本身在香港讀碩士的同學,基本都想要去歐美地區深造讀博。
對比英國 G5 院校的研究型碩士(MRes),如劍橋大學計算機科學 MRes 項目,學生可直接參與歐盟科研基金項目,導師多為諾獎得主或領域權威,為申博提供強背書,這是港新院校難以企及的學術資源。
三、就業政策縮緊,IANG 簽新政落地
如果想要在香港當地就業的同學,也需要好好考慮畢業后的就業難度~
IANG簽是大家留港找工的必要途徑,香港留學生畢業后可憑IANG簽無條件留港2年,到期后再續簽2次,累計待滿7年就能拿永居。但在2025年5月,發布了最新版IANG簽申請細則:
??改動1:續簽時間不再“固定”
??新政前:IANG續簽一直遵守2+2+3模式,累計待滿7年即可拿永居?新政后:首次續簽時長=工作合同剩余時長
??改動2:簽證費用暴漲,拒簽概不退還
而且還大幅提高了IANG簽的辦理費用,原本辦IANG簽只需要230港幣的申請費,而現在辦理IANG簽需要申請費+簽證費
2024 年數據顯示,IANG 簽拒簽率已達 19%,比 2022 年翻倍,有香港留學生分享:"首次續簽只拿到 9 個月簽證,剛入職就開始焦慮下一次續簽,生怕中間斷檔。"
與此同時,新加坡 EP 簽證獲批率從 2021 年的 68% 降至 2024 年的 52%,本地雇主更傾向雇傭 PR 或公民。獵頭透露:"留學生想進新加坡投行,需比本地學生多拿 2-3 個實習 offer,且起薪需達到 5000 新幣以上才有競爭力。"
這種競爭壓力讓原本被視為 "留居捷徑" 的港新,如今在工簽政策上已經沒有以往壓倒性的優勢可言。
那么,誰適合申請港新呢?優越君咨詢了我們的顧問老師,大家比較一致的認為:
如果你的目標是回國進國企、考公或互聯網大廠,港新 QS 排名的 "敲門磚" 屬性仍在,而且香港離大陸很近,實習確實很方便。
但如果本身是能夠申請到G5或美國T30的同學,或者是雙非院校背景的同學,我們不建議主申請港新哦~
如有關于項目相關任何疑問,可掃描下方二維碼聯系顧問老師咨詢↓
以上是【優越留學Peter:26fall別再死磕港新!QS前10這三個坑比錄取難更致命!】相關的全部內容,查看更多【碩士留學申請】相關資訊可前往【優越留學】首頁!詳細申請規劃及方案定制請預約優越留學顧問為你一對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