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申請英國博士課程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多,而這其中的不少朋友希望了解怎樣申請英國博士獎學金,對于眾多正在忐忑等待博士申請結果的學生來說,英國博士獎學金申請途徑與評選標準是尤為至關重要的。?
? 英國大學學費持續上漲,目前,已導致大批英國本土學生放棄進入大學學習,為了吸引更多、優秀的研究者,英國高校正努力加大獎學金的發放力度。
??英國博士獎學金申請 沒有想像得那么困難
??“學校免掉了我的學費,并幫助我補上了本土學生和國際學生在學費上的差價,差不多有九千到一萬鎊,而生活費是由我的導師從項目資金中撥給我的,所有加起來一年差不多有2萬5千鎊吧。”劍橋大學材料工程博士陳同學描述自己的獎學金情況。
??他告訴我們,英國高校絕大多數的獎學金是僅單獨提供給英國本地學生或是歐洲學生。即便牛津和劍橋一類的名校有很多私人獎學金提供給中國學生,更多的博士生還是通過導師的渠道接受資助。
??陳同學所在研究所的資金主要來源于與歐洲合作的項目,他建議想要申請獎學金的同學多與導師溝通,了解哪些項目資金比較充裕,即使不能申請到學校的獎學金,導師也可以從項目資金中撥一部分錢出來。
??陳同學同時提到,還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是受中國國家獎學金資助來到英國學習的,他的同學李就是其中之一。李同學是電子工程專業的一名博士生,今年是他來到劍橋大學的第三年。
??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后,他通過北京大學的留學服務中心得知了中國留學基金委員會和劍橋大學聯合資助的獎學金,在這項名為 “建設高水平大學”劍橋專項獎學金的全額資助下,他才得以來到英國知名的學府進行深造。
??“我每三個月會收到學校寄出的950鎊的支票,學費則是由國家支付。”李同學表示對于國家獎學金的競爭并沒有大家普遍認為的那么激烈,“其實申請并不是很難,當時很多同學認為美國的獎學金比較多,就去了美國,導致申請英國獎學金的很多名額空缺出來。”
??接受國家獎學金資助的學生出國前都要簽署一個合同,規定其在學業完成之后需回國服務兩年。如果學生違約將受到一定程度的懲罰,其中包括支付120%的賠償金。
??李同學說道:“如果在讀完后繼續申請博士后的話,可以申請一年到三年的延期,否則就要按照規定回國兩年,而對兩年之后的去向就沒有什么硬性規定了。”
??英國博士獎學金申請途徑與評選標準
??大多數英國高校的網站都會提供博士項目獎學金的細則,這也是最直接了解并申請獎學金的方式。陳同學認為,成績固然是申請獎學金的“敲門磚”,然而英國高校更加注重多方面發展和相關操作經驗。
??“成績好代表了你具備研究的基本能力,而學校同樣看重你是否有實習經驗和課外活動的經歷。同時一份有說服力的推薦信也很必要,在申請獎學金的時候往往要單獨提交一份推薦信。”
??今年夏天剛剛從卡迪夫大學建筑專業碩士畢業的張同學申請獎學金的情況有些特殊,作為一名中國學生,她占據了其他學生所沒有的“優勢”。
??卡迪夫大學建筑學院是BRE低碳環保項目的其中一個研究中心,近年來與中國企業的合作也在不斷加強中。中國很多舊建筑在臨近使用年限時急需進行環保改造,但卻沒有足夠的知識和成熟的操作能力,而英國高校可以幫助提供一些咨詢服務。
??她說道:“我所申請的博士項目負責人,也就是我們的院長,與中國的聯系交流很多。他需要經常跑北京、成都和康定,以往有一位同樣來自中國的博士生做他的助理,現在那位博士生臨近畢業。在所有獎學金申請者的其他條件都相仿的情況下,我的導師可能更偏向資助我吧。”
??張同學在遞交申請前與導師進行了長期的溝通和探討,并根據導師所提出的項目做出了細致的研究并寫出了具有研究潛力的計劃書。她同時認為申請本校的博士也會占據一定的優勢。
??她認同陳同學對于評審標準的觀點,“我現在在等待我的碩士畢業論文成績,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我是否可以成功拿到這份獎學金。而在推薦信方面,最了解你的老師寫的推薦信往往是最有力的。”
??她表示總體上講,中國學生能夠獨享的獎學金種類并不多,需要通過自己去相關資助網站上查找,很多學生由于嫌麻煩或者不自信錯失了這些機會。
??張同學認為英國高校不斷加大對中國學生的資金幫助是一種積極地現象,也為更多優秀的學生提供了研究和發展的平臺。
??英國博士獎學金申請成功意味著什么
??就讀于阿斯頓大學化學工程博士的楊同學年四月就即將畢業了,他當初從伯明翰大學畢業后選擇了排名并不靠前的阿斯頓大學,就是因為考慮到獎學金的因素。
??“獎學金對我來說很重要,我希望可以自力更生,在經濟上支持自己的學業,如果沒有考慮經濟上的因素的話,我可能會選擇去更好的學校。”
??陳同學本科就讀于帝國理工大學,在拿到帝國理工和劍橋大學兩份Offer的時候,他毅然選擇了有獎學金支持的劍橋大學。
??他告訴我們:“我來自廣東,那邊的人喜歡做生意,爸媽本來不同意我讀博,而我本人也偏愛創業。之所以能繼續做研究是因為我把讀博士當成一份工作,而獎學金就是我的工資。”
??各個專業獎學金分配的不同也會左右學生的研究方向。楊同學發現到工程科系的獎學金普遍較多,由于研究課題與企業項目直接掛鉤而經費充足,企業也傾向于聘用高校的研究生來進行工作。
??反之,商科的研究生獲得獎學金的機會就偏少,因為企業往往會找成熟的機構去做外包。此外,很多學生在簽證政策變化之后,很難通過覓得一份高薪工作從而繼續留在英國。對于仍想留在這里感受英國文化和教育的學生,讀博士也成為他們“曲線救國”的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