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某省屬師范高校的一則招聘通知引發熱議 —— 明確 “原則上不引進東南亞、韓國等地區學科競爭力弱的博士”,即便在職教師取得這些地區的認證博士,也無法享受安家費等福利。
這一政策不僅戳中了 “海外博士含金量” 的痛點,更折射出高校人才篩選標準的重大轉變。
今天,優越君就從海外博士留學政策爭議、求職現狀、整治行動到背后原因,拆解這一現象。
01 為何單盯東南亞博士?
通知一出,網上觀點兩極分化。支持方認為 “早該整治東南亞‘水博’,避免學歷泡沫”;反對方質疑 “英美也有一年制‘水碩’,為何只針對東南亞?”
爭議背后,是近年高校教職工 “扎堆赴東南亞讀博” 的現狀。
某東南亞留學機構透露:“找我們咨詢的中國人里,50% 是高校老師 —— 要么為評職稱,要么想從行政崗轉教學崗。”
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的部分高校博士項目,因 “入學門檻低、可遠程就讀、畢業周期短”,成了 “捷徑”。但也有網友反駁:“東南亞也有 QS 前 200 的高校,不能一棍子打死。”
目前,多數高校并非 “全面禁止”,而是聚焦 “學科競爭力弱、發展潛力不足” 的院校,核心是篩選 “真才實學” 而非 “單純博士頭銜”。
02 求職現狀:東南亞博士處處碰壁
政策背后,是東南亞博士越來越難的就業現實。多位求職者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網友H:某大專院校人事表示,相關地區幾乎不再招東南亞博士。
網友 L:馬來西亞泰萊大學(QS253)博士,應聘華南民辦本科時,被要求 “必須有 SSCI 成果”,無成果直接被拒;
網友 M:馬來西亞某 QS153 高校博士,應聘華東公辦本科,負責人直言 “東南亞博士不考慮”;
網友 W:文科類東南亞博士,在 GDP 前 5 省份求職時被 “一刀切”,連韓國成均館大學(QS126)的博士也未幸免。
網友D:安徽某些高校對韓國博士一刀切,打電話還沒報信息,直接就拒絕。
高校招聘標準也很明確:某財經類公辦專科將 “東南亞非 QS 前 200 博士” 歸為 C 類,無安家費、不安排配偶工作.
部分職業技術學院更要求 “不支持就讀 QS500 以外的海外高校”—— 而 2026QS 排名中,菲律賓僅 1 所、泰國僅 2 所高校達標,多數東南亞院校被排除在外。
北京咨詢顧問Ashely
如今高校招聘不再 “唯學歷論”,而是更看重 “學術成果與研究能力”。某高校人事處負責人表示:“我們招博士是為搞科研、帶項目,若只有頭銜沒成果,不如招有核心期刊論文的碩士。” 當 “博士頭銜” 不再是 “免死金牌”,缺乏競爭力的東南亞博士自然遇冷。
03 教育部出手:嚴打 “水博” 灰色鏈條
面對 “水博” 亂象,教育部早已行動。
2025 年 4 月,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發布第七批 “加強審查” 公告,對巴黎東部高等教育集團等院校啟動重點復核,劍指 “虛假宣傳、文憑造假、包認證” 的黑色產業鏈。
此前就有典型案例:
湖南邵陽學院引進了20余名菲律賓亞當森大學哲學博士。該校給每人引進費35萬元、科研啟動經費15萬元、住房補貼14.4萬元等,共計花費1800余萬元。卻因 “培養質量差” 被質疑為 “水博”,最終相關負責人被通報。
北京咨詢顧問Riley
從高校政策調整到教育部嚴打,不難看出 “學歷泡沫正在破滅”—— 學術之路從無捷徑,真才實學才是硬通貨。對于想讀博的人來說,與其糾結 “哪個地區好畢業”,不如聚焦 “院校學科實力、導師資源與自身研究方向匹配度”
【優越留學專業申請助力】
優越留學博士留學擁有16年海外博士申請輔助經驗,掌握全球知名高校博導教授信息,可為每位學員從相近學科方向的成功經驗出發,量身定制最優的博士留學方案,服務內容包括擇導定校套磁、申請文書輔導、學術修改、院校網申等。
計劃 26-27fall 海外留學的同學,歡迎通過后臺溝通了解更多詳情,或長按咨詢優越博士留學學術顧問,獲取專屬博士規劃方案。
想了解最合適自己的留學規劃方案,可以與顧問一對一交流:微信:youyuekf_1006;電話:400-666-1553
詳情點擊查看:優越留學專業導師、博士tutor
以上是【【博士留學】高校招聘明確不招東南亞博士!海外博士留學含金量引爭議】相關的全部內容,查看更多【海外博士留學】相關資訊可前往【優越留學】首頁!詳細申請規劃及方案定制請預約優越留學顧問為你一對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