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本科申請牛津、劍橋的同學,大概都有過這樣的糾結:那么多學院,到底選哪個?
對于牛劍的本科申請來說,選對學院往往能少走很多彎路。今天,優越君就從錄取數據出發,跟大家聊聊哪些牛劍學院對中國學生更友好。
一、牛津大學
要說明的是,牛津用的是 2025 申請季中國內地學生數據(只算把學院列為首選的情況)
在整體申請中,牛津大學申請人數超過1000的共有5個學院,其中Worcester College以近1451的申請數排名第一。
在中國學生的申請中,最受歡迎的卻是St Anne's College、St Catherine's College和St Hugh's College,申請數都超過了 100 人,每年錄取的中國學生人數都在10個以上,算得上相對友好。
St Anne's College:收到 138 份申請,發了 14 封 Offer,Offer 率約 10.1%
St Catherine's College:130 份申請,14 封 Offer,Offer 率約 10.8%
St Hugh's College:114 份申請,10 封 Offer,Offer 率約 8.8%
Lady Margaret Hall:105 份申請,11 封 Offer,Offer 率約 10.5%
St Edmund Hall:104 份申請,11 封 Offer,Offer 率約 10.6%
St Peter's College:100 份申請,8 封 Offer,Offer 率約 8.0%
如果想找 Offer 率更高、相對友好的學院,這幾所值得重點關注,Offer 率都超15%:
Oriel College:55 人申請,發了 13 封 Offer,Offer 率 23.6%
Balliol College:34 人申請,8 封 Offer,Offer 率 23.5%
Corpus Christi College:56 人申請,10 封 Offer,Offer 率 17.9%
Magdalen College:35 人申請,6 封 Offer,Offer 率 17.1%
Jesus College:47 人申請,8 封 Offer,Offer 率 17.0%
像 Keble College(14.5%)、St John's College(14.3%)這些,Offer 率也在 14% 以上,競爭力相對沒那么極端。
【優越案例2025 Fall】
申請背景:
AP:6 門 5 分(物理 C 電學、計算機科學 A、微積分 BC、宏觀經濟學、物理 C 力學)+1 門 4 分(微觀經濟學);托福 108 分;SAT
競賽:SPC、BPhO、AMC12;附加筆試:PAT、ESAT
關鍵困境與緊急破局:
① 致命難題:錯過 AP 物理 1 報名
牛津物理本科明確要求物理類課程成績,F 同學初期錯過校內 AP 物理 1 報名,直接影響申請資格。
簽約前,顧問與規劃老師協助其報名國外考場,補足物理課程成績證明,解決核心申請門檻問題。
②兩難選擇:英美雙申精力分散
F 同學傾向英國,又想嘗試美國,但英美申請邏輯差異大(美國需文書、活動列表、早申等,英國重學術筆試 / 競賽),精力難以兼顧。
策略確定優先按英國升學邏輯準備(攻克 PAT、競賽等學術材料);申請季前根據最終背景,快速匹配美國院校,既聚焦夢校又保留多選項。
③申請全流程精準提效
針對性補 “盲區”:F 同學校內課業無壓力,但高階競賽能力不足。規劃老師分析AP 與 A-Level 物理知識點差異,僅安排少量針對性課程補足 “盲區”,節省時間優先準備筆試。
筆試提前啟動:常規學生多在 2024 年暑假啟動 PAT/ESAT 備考,F 同學經摸底測試確認基礎扎實后,從 3 月提前啟動;利用 AP 備考的碎片時間,每天刷幾道筆試題,循序漸進積累,正式備考階段比其他學生更從容。
成績決策:F 同學擔心 AP 微觀經濟 4 分拖后腿,考慮隱藏。規劃老師分析后建議保留
學院選擇:F 同學對牛津學院無偏好,規劃老師從錄取概率出發篩選:排除僅招 1-2 名物理學生的微型學院(如 St Benet’s);選擇St Edmund Hall 學院(中大型學院,對中國學生友好,物理專業提供 6 個名額),提升錄取幾率。
錄取院校與專業:牛津大學物理學

二、劍橋大學
劍橋因為暫未公布 2025 數據,用的是 24 申請季的參考數據。
24 申請季,一共有 2306 位中國學生申請劍橋,最終拿到 341 封 Offer,整體 Offer 率約 14.8%。
先看最受中國學生歡迎的學院,Homerton College 以 224 份申請穩居第一,其次是 Fitzwilliam(159 份)和 Robinson(151 份)。但人氣高不代表好申,比如 Homerton 雖然申請多,Offer 率卻只有 9.82%,競爭挺激烈。
真正 “友好” 的是這些 Offer 率超 20% 的學院:
Peterhouse College:52 人申請,12 封 Offer,Offer 率 23.08%
Emmanuel College:49 人申請,11 封 Offer,Offer 率 22.45%
Trinity Hall:69 人申請,14 封 Offer,Offer 率 20.29%
另外,Magdalene(18.35%)、St John's(18.75%)、Corpus Christi(19.72%)的 Offer 率也都接近 20%,性價比不錯。
需要注意的是,Queens' College 不僅發 Offer 少,Offer 率還只有 6.45%,Girton(8.09%)、Clare(8.75%)的 Offer 率也低于 10%,申請時要多權衡。
還有個小提醒:劍橋的 Hughes Hall、St Edmund's、Wolfson 這三所學院,只招收 21 歲以上的 “成熟學生”,雖然它們的 Offer 率看著很高(比如 St Edmund's 63.64%、Wolfson 60%),但一般高中生不太適合。
【優越案例2025 Fall】
申請背景:
IGCSE:初始 4A*1A1B,沖刺后 5A*;
A-Level:3A*1A(數學實考 A,物理 / 高數 / 化學 / 經濟預估 4A*);雅思 7.5
軟背景:BPHO R1金獎、AMC12、歐幾里得數學競賽、物理碗;IC 夏校、EPQ;附加筆試:ESAT
從 IG 到劍橋的分階段突破:
①起步階段(IG 銜接 A-Level):抓緊急考,奠定基礎
H 同學簽約時處于IG 銜接 A-Level 關鍵期,面臨 IGCSE 和 P1S1 大考壓力,且明確目標 “工科、沖劍橋 / IC”,規劃核心為 “先提分,再搭專業框架”:
緊急提分:距大考不足 2 個月,制定 “每日 2 小時針對性復習計劃”—— 物理電磁學用 “公式表 + 真題錯題復盤” 強化,數學統計每天練 3 道典型題,最終 IG 大考斬獲5A*,為 A-Level 鋪路;
專業鋪墊:推薦《賽車工程基礎》《航天概論》,從興趣切入理解工程;A-Level 選課鎖定 “數學 + 高數 + 物理 + 化學 + 經濟”,既覆蓋工科硬核科目,又以經濟補充跨學科思維,適配 G5 錄取偏好。
② 進階階段(10 升 11 年級暑假):“先修 + 競賽 + 夏校” 三位一體
暑假是背景提升黃金期,規劃團隊針對 “工程申請需實踐 + 學術雙背書”,設計組合計劃:
學術先修:提前學完 A-Level 物理 AS 內容(工科核心學科),減少后續課業壓力;
競賽突破:聚焦 BPHO(與工程強相關),每周 3 次專項補習(流體力學、熱力學等超綱知識),用 “知識點拆解 + 真題演練” 消化難點;
夏校賦能:申請 IC 夏校,提前適應 G5 學習節奏,完成 “小型機械裝置設計” 項目,將對工程的 “興趣” 轉化為 “實踐認知”,補充背景競爭力。
最終,H 同學不僅夯實物理與 BPHO 基礎,還通過夏校積累了申請關鍵素材。
③沖刺階段(23 年末 - 24 年):分優先級攻堅
23 年末:競賽集中期,抓核心放補充
BPHO 與工程申請直接相關,優先集中火力,AMC12 作為補充,利用碎片時間練高頻考點;
成果:獲BPHO R1 金獎(申請重磅籌碼),AMC12 考 107 分晉級 AIME,同期雅思提至 7.5(單項 7.0),達標 G5 語言要求。
24 年 2-5 月:平衡競賽與標化
雙重任務:備戰物理碗與 AS 大考;最終物理碗順利完成,AS 成績穩扎。
24 年 8 月后:攻克劍橋專屬難點
ESAT 突破:H 同學知識點掌握但做題慢,教其 “抓題干關鍵數據,跳過無關信息”,最終 ESAT 獲 8.7/8.3/8.3。
文書打磨:兩次頭腦風暴確定主線 ——“賽車 / 航天興趣→夏校機械設計→BPHO 競賽實踐→想在劍橋深化工程跨學科應用”,重點寫 IC 夏校 “優化機械裝置結構減少能耗” 的細節;針對劍橋 My Cam 系統額外 PS,結合其 “賽車機械設計” 興趣,強調 “想結合劍橋跨學科工程特色,探索賽車與航天材料的融合”,貼合院校偏好;
面試模擬:安排 3 輪模擬,模擬真實場景提問,教其 “先講思路框架,再補細節計算”,避免緊張卡殼。
錄取院校與專業:劍橋大學 Engineering

牛劍的 “調劑機制”
可能有同學會問:“如果我選的學院競爭太激烈,能不能靠牛劍的調劑機制‘撿漏’?” 確實,牛劍都有內部調劑制度,但這并不意味著選學院可以 “隨便湊活”。
先跟大家說清楚調劑機制的具體情況:
劍橋的 “冬季調劑池”(winter pool)如果你申請的學院名額滿了,但招生官覺得你很優秀,會把你放進調劑池。一般在 1 月中上旬,其他還有名額的學院可能會從池子里挑選學生,有時還會要求學生再參加一次面試。
牛津的 “重新分配”(reallocation)和劍橋類似,牛津會把優秀但未被第一志愿學院錄取的申請者,分配給還有空缺的學院。數據顯示,每年約有 1/3 的牛津錄取生,收到的是 “非第一志愿學院” 的 Offer。
雖然調劑后拿到的學位和第一志愿學院沒區別,但大家要明白:學院是你未來 3-4 年學習、生活的地方 —— 不同學院的宿舍條件、食堂水平、社團氛圍、地理位置差異很大。
就算靠調劑被錄取,要是分到一個和自己習慣、需求不匹配的學院,后續的大學生活也會受影響。所以,調劑機制更像是 “保底選項”,不能當成 “隨便選學院” 的理由,一開始還是要認真選適合自己的學院。
掃碼咨詢專業顧問↓
以上是【【英國本科申請】牛劍哪些學院,對中國學生更友好?】相關的全部內容,查看更多【 英國本科申請】相關資訊可前往【優越留學】首頁!詳細申請規劃及方案定制請預約優越留學顧問為你一對一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