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之所以熱衷于比較中美物價,其實是暗含了這樣一個問題:一個人均GDP僅為美國1/10的國家,物價應維持在什么水平上,才能讓人民“過得有尊嚴”?這絕不是盲目的不切實際的攀比。
??中、美工薪族爭相曬賬單
??近期,“中美物價對比”成為一個刺激的話題。
??“中國,工資5000元,吃頓肯德基30元,下館子最少100元,買條Levis牛仔褲400元,買輛車最少3萬元(夏利);美國,工資5000美元,吃頓肯德基4美元,下館子40美元,買條Levis20美元,買輛車最多3萬美元(寶馬)”
??這樣的帖子在網上一曬,立馬引起強烈回應,群情激憤。還有人貼出長長的清單,對比沃爾瑪超市里一些日常用品、食品中美價格差異,得出的結論無不是——中國物價超過美國!
??類似的單子還可以繼續列下去,尤其是“中國制造”商品在美國賣得比中國便宜很多,更讓國人“情何以堪”!一雙耐克運動鞋在國內要七八百元人民幣,而在美國只需兩三百元人民幣;一套阿瑪尼西服在國內要3萬元人民幣,在美國只需7000元人民幣;一個iPad在國內要4000元人民幣,而在美國只需3300元人民幣。
??如果再對比下中美2011年人均GDP的差異,美國接近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超過3萬元),中國約為35000元,美國是中國的10倍,那么感覺會更為憤懣。
??無獨有偶,美國工薪族竟然也在曬賬單,吐苦水。
??一篇《真實的美國工薪生活:一個華僑的自白》,描畫出美國年收入16.5萬美元的家庭生活:納稅40673美元、住房支出38500美元、繳納補充養老金33000美元、支付醫療保險7500美元,教育16000美元、出行/交通13100美元、食物/雜用9600美元,父母/親情5000美元,因此一年下來結余僅1628美元,幾乎是勉強維持著收支平衡。而且可以看出,幾乎沒有任何奢侈的消費,景況不比苦斗北上廣緊巴巴過日子的小白領光鮮多少。
??為什么看上去樣樣都便宜的美國,工薪族卻過得并不寬裕呢?
??簡單地分析一下中美工薪族曬出的賬單,一個基本的感覺是,美國的食品等日常生活用品價格比中國便宜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同時人工服務、知識產權、社會保險、教育等費用卻比中國高。更為重要的是,美國家庭的消費結構與中國有著較大不同,因此簡單的商品價格比較難以反映出真實的生活狀況和水準。
??美國低物價從何而來?
??加拿大皇家銀行風險管理顧問陳思進認為,中美物價其實不具有可比性。在美國和加拿大生活多年的他告訴本刊記者,如果單純對比吃喝穿用等日常商品的價格,那美國不光比中國便宜,比世界上很多國家都便宜,堪稱真正的購物天堂。
??加拿大人一到節假日,便爭先恐后大排長龍駕車南下美國,其聲勢堪比廣東人去香港“打醬油”,原因就在于美國一般商品普遍比加拿大便宜20%到30%。紐約曼哈頓第五大道匯集了全世界的名牌,售價比原產地還便宜,歐洲人到美國旅游,也會順帶大肆掃貨,購買“自產”的皮包、手表、香水等。
??陳思進認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元的特殊霸權性和由此掌握的定價權。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后,美元與黃金脫鉤,與石油掛鉤,全世界的石油進口國都必須持有美元。美元特權使美國成了“世界央行”,令美國不受外匯儲備短缺的制約,不僅避免了巨額貿易逆差可能引致的貨幣危機和債務危機,反而通過貿易逆差,獲得了國內經濟發展所需的實物資源和大量資金。
??由于目前人民幣還不能自由兌換,出口美國的商品只能用美元結算,加上定價權在美國手中,于是,人民幣升值的顯著結果就是同一商品在兩國間產生了不同價格。美元對外貶值,人民幣實際上是對內貶值,所以一進一出,自然就形成了美國物價低的現象。這個情況,在其他國家也類似。
??目前糧食、水資源以及發展經濟所需的石油、鋼鐵等大宗商品的定價權都掌控在美國手中,保證了美國人長期享受著低通脹的美好生活。美聯儲的一大功能就是將美國核心通脹率控制在2%的范圍內。近二十年來,美國物價波動極小,可以說是非常平穩。反觀中國,近些年來通脹率已達5%到6%這樣的水平,物價上漲幅度大,可以說是民眾一個普遍的感受。
??而物流、交易環節稅費低,則是美國物價低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正在美國攻讀博士學位的杜劍鋒告訴記者,他剛搬了一次家,開車2000公里,從美國最南開到差不多最北,只有中間一小段交了高速費用,20美元左右。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方漢奇教授,最近也發了一條記錄其在美國駕車游經歷的微博:“從美國中部城市芝加哥出發,開車經伊、威、愛三州繞道回到原地,行程1600公里,共被收了5次費,一共是3.1美元,合人民幣20塊4毛。”加之美國油價也較低,美國物流成本之低可見一斑。
??另外就是交易環節稅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聶輝華為本刊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同樣是買一件衣服,在中國商場,消費者和商家要在生產成本之外分擔17%的增值稅、3%的營業稅,以及進場費、廣告促銷費、上架費、展示費、管理費等(約占價格的8-10%),這樣累加起來就多出來大約三分之一的“交易費用”。消費者和商家對這筆費用的分擔比例取決于商品的壟斷程度。在極端情況下,如果產品是完全壟斷的,那么消費者將承擔全部交易費用,即交易費用將全部通過價格轉嫁給消費者。相比之下,在美國商場,消費者通常只需要交3-9%的消費稅,在有些州甚至不需要交消費稅。
??因此,交易費用的差別會使“中國制造”的同一種商品在中國比在美國至少貴三分之一。如果該商品貼上美國品牌或國際品牌,那么在中國的價格還要包括品牌溢價,這部分可以占到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左右。一些高檔國際品牌來到中國,瞄準的不是13億人,而是金字塔頂端的那幾千萬富裕人群,所以給中國的定價往往是全世界最高的。這導致國際大牌在中國的價格可以高于美國一倍以上。
??美國生活的“隱性”成本
??那么,長期的低物價、低通脹,美國人真的是“花小錢”就可以大手大腳享受幸福生活嗎?也不盡然。
??上述商品價格的比較,往往是游客或短期停留者最容易接觸到的,因此凡到過美國的人,都會驚呼其物價之便宜。但其實這只是美國人消費支出的小頭,大頭要真正生活在美國才感受得到。
??美國人一般1/3到1/4的收入用于交稅。稅后收入中,有1/3用于購買養老、醫療等各類保險;1/3用于住房(按揭貸款買房或租房);剩余1/3用于教育、食品、交通出行以及其他雜項開支。我們通常用于物價比較基本生活用品,在其消費支出結構中占比極小。
??與中國人有很大不同的是,熱衷消費的美國人,只有在住房開支上可以做到“量入為出”,一般不會為了房子而影響自己的其他消費。而房子在他們看來只是“家”而非投資品。不僅沒有可能從房子上獲利,反而保有環節要付出很多開銷。
??例如,一幢價值30萬美元左右的新式電梯公寓,地產稅、物業管理等費用每月大概就要七八百美元。而如果是獨棟房子,費用更大。美國大多數獨棟房子都是老式的木結構房子,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大修一次費用就要10萬美元左右。刷墻,一個簡單的三居室內墻就要三四千美元。由于人工費用貴,所以大多數家庭都自己動手。美國幾乎每個社區都有大型的建材購物中心,人們會經常去購買材料維護和翻修房子。
??另外,草坪的維護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一個月也要幾百美金。家里下水堵了找人疏通,一次可能要三四百美元。颶風季節要砍樹,也要幾百美元。請人搬家,每人每小時80—100美元。
??除了房子之外,購買養老、醫療等各類保險,也占了美國人支出的一個大頭。如果沒有醫療保險,美國人看病是非常昂貴的,看一次病搞不好就要破產。內科醫生掛費費是60—80美元,專科醫生掛號費150美元,再加上檢查費和醫藥費,令普通收入者倍感壓力。但購買醫療保險的費用也是比較高的,大部分人只有通過工作的公司購買集體保險,才能享受正常廉價的醫療服務。老人到65歲以上可以享受免費醫療。目前官方公布的數據是5000萬人沒有醫療保險,如果加上數量龐大的非法移民等群體,那么沒有醫保的人數當在七八千萬之多。
??教育亦是美國家庭的一大開支。雖然美國實行12年義務教育制度,公立學校直到高中都是免費的,不過上大學的費用就比較昂貴了。即便是上本州的公立大學,學費也要幾千美元一年,好的私立大學,學費每年高達數萬美元。
??還有一個比較容易被忽視的是交通出行費用。對美國家庭來說,兩三部汽車是生活必需品,美國人離開汽車可以說寸步難行,因為很多地方都沒有公共交通。所以,盡管美國油價很低,但由于通勤距離遠,加上停車等費用,每個月至少也有好幾百美元的開銷。
??這樣整個算下來,普通美國家庭的確大多徘徊在“收支相抵”的狀況,不會有多少結余。
??國人之所以熱衷于比較中美物價,其實是暗含了這樣一個問題:一個人均GDP僅為美國1/10的國家,物價應維持在什么水平上,才能讓人民“過得有尊嚴”?這絕不是盲目的不切實際的攀比,而是民眾表達現實生活壓力的一種方式。
??近十年來,城市居民感受到了房價飛漲的瘋狂,而在房價上漲終于剎住車的時候,漲價的領域卻全面擴散到了日常消費品市場,由農產品一輪一輪擴散,一個環節傳導到另一個環節,引發物價上漲的“整體性恐慌”。
??2011年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5.2%。分類別看,在CPI中占最多權重的食品類價格漲幅最大,上漲10.8%。對普通家庭尤其是低收入家庭而言,權重越高的商品,必需的程度越大,比如,飯不能不吃,因此在民眾所感受到的實際物價漲幅,比公布的數據更高,痛感更強烈。
??新公布的今年3月份CPI同比上漲3.6%,漲幅比上月反彈0.4個百分點,鮮菜價格首當其沖,漲幅達20.5%。盡管有雨雪氣候影響的因素,但重要的推手還是油價高企,今年已兩次上調,導致運輸物流成本上升。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大米、雞蛋、肉等民生用品都有可能提價。
? 【致遠系列】英國留學軟實力如何加強?2026/2027fall精準定制背景提升!
? 【致臻系列】優越外籍文書高端定制,助力斬獲名校碩士offer!
? 【碩士留學】英國留學申請大揭秘:這所大學入學難度竟遠超牛劍!
? 【碩士留學】申請季尾聲糾結選校?QS50-100學校挑選指南請查收!
? 【英國碩士留學】QS100名以后,有哪些值得申請的英國大學?
? 【碩士留學】2025申請英國碩士進入尾聲,這些寶藏大學還能加申撿漏!
? 【英國碩士留學】手握英國大學Con offer,這些關鍵事項你清楚嗎?
? 【碩士留學】愛丁堡大學研究生申請大揭秘:這些專業對中國學生 “情有獨鐘”
? 【英國碩士留學】這幾所英國大學堅守錄取標準,從不輕易“放水”!
? 【英國留學】26Fall英國碩士申請預測:這些院校競爭將愈發激烈!
? 【致學博士系列】強大tutor團隊助力,博士高端申請盡在掌握!
? 【博士項目】澳門科技大學EdD 新專業開放申請,門檻友好在職可報!
? 【博士留學】美國讀博政策變動,還有哪些國家/地區是 “潛力股”?
? 【博士申請】英國博士申請難度大揭秘!快來看看你能沖哪檔院校?
? 【博士留學】理工科申請博士留學全攻略:六步走避開九成誤區
? 【博士留學】哈佛博士申請大揭秘:錄取率、關鍵因素與提升策略
? 【博士留學】如何高效申請美國博士?這些碩士項目是絕佳跳板!
? 【博士留學】澳洲博士申請撿漏指南,莫納什大學PhD通關秘籍收藏住!
? 【博士留學】海外讀博攻略:英美澳新畢業時間與難度全解析
? 【博士留學】英國一年制碩士如何申請博士?申請條件與流程大賞
? 【TOP10名校】2025年英國QS前50名校:申請條件終極大盤點!
? 【世界TOP200】2025年英國QS50-200學校:申請條件大盤點
? 【致臻系列】優越外籍文書共創,助力沖刺頂尖名校碩士offer!
? 【致遠系列】出國留學軟實力如何升級?為2026/2027fall沖刺度身定制!
? 【碩士案例】晚申沖名校一周搞定文書,拿到IC和LSE雙錄取!
? 【牛劍offer】精準定位+文書賦能,一等學位學霸上岸劍橋大學!
? 【碩士案例】211商科英美聯申,斬獲波士頓大學、格拉、杜倫經濟學offer!
? 【英國G5】海本學姐逆襲 LSE 會計與金融碩士,申請經驗大公開!
? 【碩士案例】圓夢牛津!外籍文書如何讓普通經歷變身名校敲門磚?
? 【碩士案例】985英語系學霸,成功沖刺劍橋大學教育碩士!
? 優越留學Stone:大量缺人+有前途,哪些企業喜歡招歸國留學生?
? 優越留學Kelly:沒有語言成績,怎么申請英港新澳碩士留學?
? 優越留學Ashely:QS前200留學生可直接進部隊,海歸就業新機遇來襲!
? 優越留學Sophia:申請英美留學,文商科 vs 理工科如何選擇適合的科研?
? 優越留學Peter:2026出國留學新格局:美國式微,全球留學風向大變!
? 優越留學Kelsey:打破單一申請困局!26fall多國聯申組合方案上線
? 優越留學Lorraine:目標G5/藤校頂尖大學,大一大二學生提前規劃要點
? 優越留學Sharon:打破留學信息差!26fall港新提前批已經開始了!
? 優越留學Stone:英國留學申請迎來第二春,26ll申請季史詩級利好!
? 優越留學Kelsey:教育部發布2025年第1號留學預警,還能去美國留學嗎?
? 學術背景分析
? 院校與留學規劃
? 外籍文書團隊免費咨詢
? 語言考試培訓規劃
? 學科背景提升規劃
? 外籍頭腦風暴(部分產品)
? 申請材料準備(翻譯及寫作)
? 院校申請
? 面試指導(如需)
? 申請學校
? 跟進錄取進程
? 標化語言考試培訓
? 住宿申請
? 簽證辦理
? 接機預約
? 后續升學, 轉學等服務(可聯系倫敦總部)
優越留學2009年成立于英國倫敦,是目前國內為數不多的英國本土留學機構
優越留學十多年來專注高端名校申請,在世界前100大學申請上有豐富的案例經驗
優越留學配備外籍文書導師團隊,名校背景的外籍文書導師加持文書產品質量
優越留學24小時客服系統在線支持,為全球學生提供實時留學咨詢和后續服務支持
優越留學在申請服務各個階段模塊均配備了內部督導,全程持續完善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