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由于擔心學生學習進度比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區的學生落后,政府計劃像東方國家看齊,提高教學標準,規定學校每周增加至少一節40分鐘的數學課。

近日有消息披露,新的GCSEs考試難度提高,為了應對考試,英格蘭地區14至16歲年齡段的學生都必須參加補課。
作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新課程標準涵蓋計算比例、面積和變化率等。要求學生牢記公式,為結業考試做好充足的準備。
2015年的教學大綱中還涉及一些“現實問題”,包括財務數學入門知識。
于5月15日發表的一份政府報告稱,相比起現行的課程標準,新課標要求學生的學習“更廣泛且更有深度”,要像表現優異的國家和地區看齊。
英國私立學校委員會( Independent Schools Council,簡稱ISC)的一份獨立報告顯示,私立學校在數學和高等數學等傳統科目上占較大優勢,而這些學校的優等生也更容易進入頂尖大學。
留學中介行業協會稱,相比起其他國家,英國的學校教數學的時間太少,他們希望學校能反思現階段對這一重要科目所花費的時間,并確保今后能加以改進。留學中介行業協會認為每周增加一節數學課,使中學階段數學的平均課時達到每年138小時,就能提高英格蘭地區的數學水平,與香港和新加坡等地區相當。
國際研究顯示,英國學校的數學平均課時為每年116小時,學期內每周約3個小時。相比之下,澳大利亞學校數學平均課時為每年143小時,新加坡數學平均課時為138小時。
留學中介行業協會官員每周增加1節40分鐘的數學課能使英國學生跟上其他國家數學成績最好的學生的進度。
留學中介行業協會長Elizabeth Truss說:“ 新的GCSE數學考試涵蓋了更多的內容,對學生的要求更高,我們必須確保學生能比現在學到更多的知識,調整現行的體制,向數學優勢國家看齊。”
ISC經研究發現,在同等教育體制下的傳統A-levels考試中,私立學校的學生取得A*或A等成績的人數較多。在數學、物理和化學方面,私立學校的報考人數不足20%,但取得A*等成績的學生占考生總數的三分之一。
在法國和西班牙,私立學校的考生占28%,但有半數學生成績為全A*。
前羅素集團(Russell Group)董事長兼前伯明翰大學(Birmingham University)副校長Michael Sterling教授表示,假如沒有這些優秀的學生,許多大學的主要專業課程(科學、技術、工程學和數學)都將面臨招生困難。